“農業出路在現代化,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。”近年來,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工作,出臺系列政策措施,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%。
在調研中,來自省政協農業和農村界的委員發現,對標“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”要求,我省農業科技工作仍有明顯不足:對農業產業優化升級的引領不夠,產業鏈核心競爭力不強;對農業企業做強做優的支撐不夠,龍頭企業數量不多、旗艦企業更少;對農業園區功能發揮的科技“武裝”不夠,示范帶動作用不明顯。
對此,在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,來自省政協農業和農村界的委員聯名提出《關于打造科技四大平臺,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的提案》,建議打造科技創新平臺、科技應用平臺、科技轉化平臺、科技示范平臺。
提案提出,以全省500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示范基地為抓手,加快實施農產品加工業“五個一批”工程。大力支持第一批131家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,圍繞優質糧油、果蔬、畜禽、水產、中藥材以及林特產品等,建設長三角地區綠色農產品“深加工”“精加工”的“大車間”。
同時,將農業科技與徽風皖韻、青山綠水有機嫁接,發展有機農業、觀光農業,推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。提升農業品牌效應,讓“徽土地”上的農產品和徽菜、徽文化一起成為來皖旅游的吸睛亮點,成為暢銷“北上廣”和全國各地的網紅產品。
此外,建議發展龍頭企業。堅持龍頭企業帶動,重點打造百大周谷堆、三只松鼠、安徽豐原、現代牧業、洽洽食品、同福集團等特色龍頭企業。加快企業尤其是皖北企業上市步伐,力爭“十四五”國家級以上規模農業企業達到90家,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龍頭企業超10家。
省農業農村廳對該提案進行了認真辦理。省農業農村廳表示,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,加快產學研用深度融合,為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、實現鞏固全面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有力支撐。(記者 史睿雯 彭旖旎)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,內容僅供參考